CPI重回2時代 央行下一步還“放水”嗎?
2020-06-12 06:58:08來源: 娛樂時間網
(原標題:CPI重回2時代,央行下一步還“放水”嗎?)
時隔8個月,居民消費價格(CPI)重回“2時代”。
6月10日上午,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0年5月份CPI同比上漲2.4%?;仡櫧衲昵?個月的CPI,同比變化分別為+5.4%、+5.2%、+4.3%、+3.3%、+2.4%,日益走低的CPI漲幅已低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出的目標——3.5%。
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(PPI)在5月份則同比下降3.7%,環比下降0.4%;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.0%,環比下降1.2%。1—5月平均,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.7%,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.2%。
CPI數據漲幅走勢(圖片來源:國家統計局)
同日下午,中國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,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.19萬億元,比上年同期多1.48萬億;5月M2(廣義貨幣)同比增長11.1%,增速與上月末持平;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.48萬億元,同比增加2984億元。
CPI數據有所回落,以及社融和M2數據維持上升趨勢,市場關注的焦點將是央行降準、降息是否會如期而至?
對此,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于6月10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,關鍵要看發債數據是否集中。“如果政府和企業集中發行債券,央行將需要通過降準配合;而降息方面也還有操作空間。”
CPI重回2時代
央行是否繼續投放貨幣,CPI是一大限制因素,如果CPI在高位,向市場注入流動性,將會引發通貨膨脹。
從5月的CPI數據來看,食品價格漲幅最大,上漲10.6%。而在食品類別中,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畜肉類價格。此次畜肉類價格上漲57.4%,影響CPI上漲約2.55個百分點。
此前有分析師曾戲稱“拿掉豬價就是通縮”,如今一語成讖。從5月數據來看,貢獻最大的就是上漲了81.7%的豬肉價格,影響CPI上漲約1.98個百分點。
而因疫情導致價格上漲的蔬菜和鮮果,均有所回落。鮮果價格下降19.3%,影響CPI下降約0.43個百分點;鮮菜價格下降8.5%,影響CPI下降約0.22個百分點。
粵開證券的李奇霖團隊認為,通縮的風險在進一步加速。5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速為1.1%,較4月持平,反映了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但終端需求不足的矛盾,核心CPI同比增速可能持續處于低位。
連平則認為,此刻下定論通縮還為時過早。“CPI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的回落,而核心CPI增速企穩,所以目前下定論是通縮缺乏充分的依據。”他指出,5月PPI雖然同比降幅擴大至-3.7%,但環比降幅出現回升,由-1.3%收窄為-0.4%。
“PPI的改善是一個信號,預示下一階段物價將有所回升。雖然前一陣子外界對于通縮有所擔憂,但是目前看狀況有所改善,關鍵還要看下個月的數據。”連平說。
關于豬價走勢對CPI的影響,民生證券研報分析稱,因為春節期間生豬出欄受阻、政策支持生豬養殖、豬瘟疫苗研發成功等因素的利好,生豬快速補欄。因此從供給端來看,未來豬肉或快速回落。
此外,據民生證券測算,2020年下半年CPI大概率由正轉負。由于下半年豬肉價格將快速回落,屆時將帶動CPI快速下行,疊加去年豬價同期基數較高,下半年CPI可能滑落至負區間。
而浙商證券李超團隊的分析則比較樂觀,他們認為從6月第一周高頻數據來看,肉類需求的恢復速度將快于供給,豬肉價格三季度有望實現環比正增長。但是三季度CPI還將繼續下行探底,有望探到1%附近。
流動性合理充裕
上周央行創新直達實體的寬信用“組合拳”落地,市場預期信貸和社融增速將繼續上行,而這兩者的增速還要結合M2和M1(狹義貨幣)的數據進行分析。
對于5月M2數據,連平認為,目前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,M2增速依舊保持在高位,并且上升的比較快,接下來在這個水平上可能還會有所波動,M2預計還會繼續走高。“而M1增速也比上月有所增長,這說明是一件好事,因為經濟趨向于活躍,下一步M1還將繼續上升。”
對于下一步降準、降息政策何時進行,李超團隊認為要緩和至7-8月份。三、四季度經濟將逐漸靠近合理區間,雖然經濟企穩,但7、8月失業率面臨階段性上行壓力,使得貨幣政策仍將有寬松操作。屆時央行將放松短端流動性調控,并可能有降息操作。
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于6月2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亦表示,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相當于定向定量降利率,因此央行將會傾向暫時維持現有水平,并觀察一般利率的價格水平下調過程。
而對于新增人民幣貸款比上月略有回落,有分析師指出,這是由于前2個月與疫情相關的信貸的集中投放,因此這部分貸款會慢慢退出,造成總量有所回落,但是整體來看,還是明顯呈現增長的態勢。
“因為銀行將面臨半年期考核壓力,有額定任務需要完成,”因此,連平認為6月份數字將會再次回升。
對于5月社融規模增量,從結構細看,增長量最快的為政府債券凈融資。5月政府債券凈融資1.14萬億元,同比多7505億元;而4月政府債券凈融資3357億元,同比少1076億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5月地方債呈現井噴狀態。財政部數據顯示,5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.3萬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其中,發行一般債券2715億元,發行專項債券10310億元。
中泰宏觀研報分析指出,地方債加大發行規模,是上月末資金面階段性緊張、債券發行利率上行的因素之一。從全年發行目標和進度來看,新增地方一般債已經發行了全年目標的57%,而專項債發行進度更快,已經完成了全年目標的58%。
我國新增地方債限額和發行進度(圖片來源:中泰證券宏觀研報)
不少券商研報分析認為,目前政策周期進入到新階段,財政政策逐步成為發力的核心,貨幣政策將在下一階段將起輔助配合的作用。
此外,資金空轉套利、地價升溫、匯率貶值等問題使得央行近期對流動性態度偏謹慎。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,5月以來央行對流動性把控趨嚴,不僅持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,且對5月中旬到期MLF減量續作,5月26日重啟逆回購僅操作100億且并未降息,低于市場預期,短端資金成本有所上行。
本文來源:時代周報責任編輯:王曉武_NF